ob体育官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,最近这几年路边的垃圾桶变少了,很多城市的道路上连扔垃圾的地方都没有。但是人们的素质越来越高,没垃圾桶也不能随手扔地方,所以只能揣兜里。为什么会这样?
其实不是人们产生的垃圾变多了,而是垃圾桶变少了,原因就是城市规划部门在有意减少垃圾桶的设置。
最近就有网友在去上海旅游时,拍下了自己尴尬的处境。自己没有喝完的咖啡杯,因为找不到垃圾桶,所以只能一路揣在兜里。
这位网友甚至还在线寻求上海网友们的帮助,配文称:“你们的垃圾桶都在哪里啊?姐已经拿着这个难喝的美式走了四条街。”
而上海网友的评论也堪称神回复:“上海垃圾桶改名了,叫哈罗单车和美团单车,两个颜色,很好找。”
不懂这个梗的网友可以去上海的街边看一眼,所有共享单车的车篓里都放满了垃圾。不得不说,大城市的共享单车是真的多,但是就不能多配几个垃圾桶吗?
就连上海本地人都吐糟,出门逛街经常找不到垃圾桶,要是产生了垃圾,要么一路拿在手上,要么就做个没素质的人,比如丢在地上或者丢在共享单车的车篓里。
但是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做个没素质的人,因此只能兜里装满垃圾,回到家再集中倒掉。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,出门逛街本就是出来玩,带一兜子垃圾多尴尬啊,而且对外地游客也十分不友好。
按照网上的说法是,这是为了通过减少垃圾桶来提高市民游客的素质。这个答案显然不能服众,素质这种东西不是通过减少需求来达成的,把共享单车变成垃圾桶不是把人逼得更没素质吗?
这件事官媒此前是有过解释的,称这是参照国外城市的治理经验,减少垃圾桶是大势所趋,有助于养成垃圾随身带走的好习惯。
网友针对这样的解释也说道:“国外是国外,国内是国内,完全不考虑实际情况吗?国外才多少人?我们多少人?”
而且垃圾桶减少后,窗台、草丛都成了扔垃圾的地方,这无形加大了环卫工人的工作量,几乎每隔几个小时就要清理一次,多设置几个垃圾桶不是更方便吗?
其实不只是上海,有位长沙的网友就随手拍出了长沙的夜市,街边的草丛里堆满了小吃的包装和垃圾袋,附近几百米一个的垃圾桶也早就堆得了挤出来。
这可坑苦了环卫工人,从凌晨5点就开始扫大街,一直忙到9点才把街道清理出来。之所以白天看着这么干净,完全是环卫工人的功劳。
但是这样做有必要吗?明明是能够减少工作量的,非要人为设置难题。各个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,不多设垃圾桶怎么去解决这样的问题呢?
其实不是国外的城市治理有多先进,也不是我们一定要借鉴国外的案例,而是我们的相关部门在处理很多问题的思维上十分奇葩。
就好像之前上海搞的垃圾分类热度特别高,所有人都愁坏了自己的垃圾该如何分类、如何处理,甚至不分类就要罚款。
后来上海市民发现了问题,我们都按要求进行分类了,但分好的垃圾却被垃圾车倒在了一起,囫囵个全拉走了,那我们分类的意义是什么呢?
所以这就是思维奇葩,为了完成某些工作而做工作,却完全不考虑事情本身的目的,三岁小孩都能明白的道理,大人却一直做着愚蠢且没意义的事情,难道这就是现代版的刻舟求剑、买椟还珠吗?
但反过来问一句,减少了垃圾桶,可是垃圾并没有减少啊?只是把垃圾换了个地方而已,但是这给市民和游客造成的不便,以及对城市的二次污染,这个问题不是严重了吗?
所以我们应该问一句,减少垃圾桶,问题真的解决了吗?如果真的要保护环境,就应该多设垃圾桶,让垃圾有更好的方式进行集中处理,这不应该是正确的思维吗?
如果真的想要减少垃圾,就应该对市场进行监管,呼吁商家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。另外还可以对上游产业进行升级转型,用绿色可降解的材料来替代传统材料,这应该才是正常的逻辑吧?
对于城市垃圾桶的减少,以及官方对国外城市治理的借鉴,你有什么看法?欢迎评论区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