OB体育我之前在直播中跟大家分享过一句话:“原生家庭是伤痛还是礼物,取决于你的选择。”这句话原本是我的一本书《走出原生家庭》里的副标题,本意想表达的是:虽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原生家庭,但是对于原生家庭的影响,我们是可以选择的。
后来,在我的咨询室中,有一位来访者跟我说:“老胡,我真的无法把我的父母带给我的痛苦,变成是一份礼物......这是不是我的问题?”我从她的话中,听出了深深的懊恼和无助。
在这里,我想先邀请你,来听听这位来访者的故事。 (来访故事已授权,并对此进行部分调整。)
A女士说,她是在穷苦家庭中长大的,母亲总是很焦虑,父亲则常年缺席。5岁的时候,她的童年就结束了。
那一年,爸爸外出打工,之后出轨。妈妈从此成了怨妇,逢人便说自己的悲惨遭遇。最可怕的是,妈妈每天都要向她倒苦水,要求她也恨爸爸。
而妈妈,很长一段时间里,就像是一个情感吸血鬼,只把她当成是情绪垃圾桶,把所有的苦水和埋怨都倒给她。
在外人看来,妈妈对A女士特别好,但只有A女士自己知道,妈妈永远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从来不把她放在心上,她只是妈妈表现“自己是好妈妈”的工具。
她恨妈妈,恨妈妈为什么要像蚂蟥一样寄生在她的身上,仿佛要吸干她所有的生命力,每次妈妈给她打完电话,她都会痛苦一两天。如果故意不接妈妈的电话,她也会因为愧疚而痛苦。
她感觉她无法对这些痛苦视而不见,也没有能力去把这些伤痛变成礼物。而且更多时候,父母就像寄居在她的身上一样,她被卡在这种与父母纠缠的关系中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
当时,我听完 A 女士的讲述之后,我能 体会到 她 有很多委屈、愤怒 , 特别孤单无助。
她说自己被卡住了,我非常能理解这种感受。她就像一部机器,被卡住了,无法运转,无法再生产新东西。
而她之所以觉得自己被卡住了,是因为她陷入了一种特别难受却无法突破的困境中。
我建议她先从与母亲纠缠的关系中跳出来,以旁观者的角度观察她们母女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作为外人,我看到的是,她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妈妈很糟糕,爸爸也很糟糕,他们令她多么痛苦;她满腹怨言,正在变成另外一个她的妈妈。
A女士经常会因为妈妈的电话而感到痛苦不已,这是因为她在情绪上没有与妈妈有任何的边界。
这里说的情绪边界,是指妈妈的情绪和子女的情绪虽有关联,却不是因果关系。很小的时候,我们没办法厘清自己与妈妈的关系,一看到妈妈不开心,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错,是自己让妈妈不开心了,所以就想去拯救妈妈的“坏情绪”。
但现在,A女士需要做的是,尝试与妈妈划清情绪上的边界,明白妈妈的痛苦是由妈妈自己造成的。
作为成年人,如果妈妈无法对自己的情绪负责,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,女儿也没有责任帮她做到这些。而且女儿可能对此根本无能为力,硬要帮她只会被拖下水,完全被她的情绪左右。
不过,划清情绪上的边界,并不是要完全远离妈妈。比如当妈妈打来电话时,女儿可以只听,不表达任何意见,也不去试图说服妈妈,否则很可能再次陷入与妈妈的情绪纠缠中。在听电话时,女儿要在理智上告诉自己:这是妈妈的事情,我无法为她的情绪负责。
虽然A女士说妈妈把她当成了工具和情绪垃圾桶,但她并没有试图拒绝妈妈分配给她的角色,还总觉得是自己做得不够好。
她一直在努力取悦、讨好妈妈,满足妈妈对她的期待。这类似于小孩子看到妈妈累了,就跑过去给妈妈按摩,让妈妈开心;听到妈妈说他不应该和某个孩子玩,他就乖乖听话不再和那个孩子玩,并告诉对方:“我妈妈不让我和你玩。”这些举动全都是为了向妈妈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。
当然,A女士对此是否认的,她说,自己早就不愿意做这样的好孩子了,而且非常痛恨这种角色。
虽然在理智上,A女士不愿意继续做妈妈的工具和情绪垃圾桶,但在行动上,她并没有拒绝妈妈。这正说明无论她多想摆脱这种角色,但在她内心深处,她还是认同妈妈对待自己的方式,认同自己是妈妈的工具和情绪垃圾桶。
孩子需要妈妈的照顾和呵护,对妈妈非常依赖,一旦违背妈妈的意愿,就有被抛弃以至于生存不下去的危险,所以孩子都会认同妈妈。这可以说是一种出于本能的无奈选择。
孩子无法理解父母之间的恩怨情仇,而认同妈妈是最简单、最功利、最符合当下需要的选择。
或者,A女士的爸爸也曾想做一位好丈夫、好父亲,但奈何能力不够,而A女士当时还小,这些弯弯绕绕的东西她不理解,但她认同了妈妈,妈妈又对爸爸充满怨恨,她自然也会对爸爸满怀愤怒,抗拒他,疏远他。
爸爸给她买了礼物,她就算特别想要,也会因为痛恨爸爸而不肯接受。她还会因罪恶感而不敢与爸爸亲近。与爸爸亲近,她会觉得自己背叛了妈妈,并害怕妈妈知道后会怎样对待她。
而爸爸发现女儿已站在妈妈的那一队,或变得和她的妈妈一样了,就会对女儿感到失望,对自己感到无力。即使原本他想对女儿好一点,也有可能会放弃,于是,父女关系变得非常疏远。
但对女孩来说,与父亲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长大后与异性建立健康的关系。如果父亲缺席,这一切便无从谈起。
可以说,孩子从小对异性父母满怀愤怒,无法建立信任感,会严重影响孩子成年后对异性的态度。
这已经不是什么关系的问题了,而是她成了妈妈的一部分或者复制了妈妈的状态,在无意识中完全认同了妈妈。
比如她原本工作顺利,与同事关系融洽,一整天都过得很开心。妈妈忽然打来电话,她特别希望妈妈不要对她说一些不开心的事,或者最好不要打电话过来。
从妈妈打来电话开始,她就投入与妈妈的关系中了,同时,她会立即被卷入妈妈的情绪之中。
比如妈妈打电话时很痛苦,她接电话时就在无意识中认了妈妈的痛苦。妈妈向她抱怨生活中的一些琐事,她马上就会被妈妈的负面情绪裹挟。
这就好比妈妈把生活中的不如意扔到女儿身上,女儿觉得是自己的责任了。她根本无法保持置身事外的状态,告诉自己:虽然妈妈很痛苦,但我是我,我有自己的情绪感受,有自己的生活,有自己的一切;妈妈的这些事我可以听,但不会被卷进去。
她无法做到这一点,感觉很糟糕,就会责怪妈妈影响了自己的情绪:“天哪,我本来好好的,你一个电话就把我弄成这个样子!”
如果是这样的话,我们该怎么办?怎样才能与父母“划清界限”,过好自己的生活呢?
父母越想把我们变成他们的一部分或他们的工具,我们就越要努力认清“我是我”。
以打电话为例,在接到父母电话的那一刻就要告诉自己:不管父母说什么,都是他们的事和他们的情绪,我不要被他们干扰,哪怕父母很痛苦,也不需要我为他们负责。
这样想可能会让我们有小小的愧疚感,但不要被这种愧疚干扰,要不断地向自己强调:我是我,父母是父母,我有我的生活,父母也有父母的生活。
不要对父母抱有太多期待,也不要让父母对我们有太多期待,这样我们才能坚持自我。
很多人因为无法拒绝别人,就希望别人不要对自己提要求,甚至会在心里责怪提要求的人。
举个例子,如果妈妈要求你每天给她打两个电话,你不妨这样温柔地拒绝她:“妈妈,我知道你很希望和我经常保持联络,但我可能做不到。我有自己的事情要做,没时间每天给你打两个电话。当然,如果有要紧的事,我一定会和你联络,我一直在这里。”
妈妈被拒绝可能会有些失落,也可能非常生气,但这只是失落引发的愤怒。她有这些情绪不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,而是因为她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。
她本来期望孩子能无条件地满足自己,但事实上,任何人都无法无条件地满足他人,即便那人是自己的至亲。我们要承认这一点,接受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事实,才能真正拒绝父母。
不过,如果父母仍把我们当成可以控制的孩子,那就可能愤怒地指责我们没有满足他们,甚至会威胁说不要我们这个儿子或女儿了。我们已是独立的成年人,在向父母表明自己的态度后,不必理会父母这些威胁和勒索,不必对其做出任何评价。
父母的关系是他们自己的事,我们不要全部揽到自己身上。改善他们的关系也好,消除他们对彼此的怨恨也好,这些都不是我们的责任,我们也很难做到。
比如A女士,既然她的父母已经分开,那她与妈妈的关系就只是母女关系,与爸爸的关系也只是父女关系。她可以试着完全以女儿的身份与爸爸相处,不去理会爸爸以前做过什么。爸爸以前做的事大多是针对妈妈的,这是他们之间的事。
与爸爸建立关系后,就以成年女儿的眼光看待爸爸,像真正的父女那样聊聊以前的事,说出以前他那样对待你,你的感受如何。谁也不知道这样聊完之后会发生什么,但至少做女儿的感觉会好一些。
如果父女之间的互动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,也不要烦躁、气恼,因为那些美好只是想象的,不是真实的。当下的感受才是真实的,试着去相信这种感受,坦然地去解决这些感受。
要做到以上几点可能会很困难,那么不妨试着用角色转换的方式看待自己与爸爸的互动、自己与妈妈的互动以及父母之间的互动。
这种方式其实就是“置身事外”,观察自己与父母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看清一切。
应用在这里就是,把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当成电影,自己做看电影的观众,旁观自已与父母的互动,思考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。
这样做可能会有种照镜子的感觉。我们的确需要一面镜子来照清楚自己。有时,妈妈就是我们的镜子。我们对自己特别不满意,可能是因为妈妈不是一面平滑的镜子,而是哈哈镜,把我们照得变形了。
另外,如果可能,我们可以向身边值得信任的朋友倾诉一下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感受。
这里所说的倾诉并不是像前面案例中的妈妈那样发牢骚、抱怨,向别人发泄自己的痛苦,而是心平气和地对朋友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听听朋友对这些问题的看法,看看是否对自己有帮助。
实在不行的话,我们还可以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,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厘清自己与原生家庭的纠缠关系。